【隅角是什麼】隅角閉鎖型青光眼、開放型青光眼與急性發作 – 隅角是什麼?

【隅角是什麼】隅角閉鎖型青光眼、開放型青光眼與急性發作 - 隅角是什麼?

隅角是什麼?隅角狹窄型青光眼在國人中的發生率為1.47%,主要多發生在年齡介於六十至六十五歲的女性。這種青光眼不同於西方人的開放型,而是由多重基因控制,遺傳性比率低於10%。狹窄型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人眼睛較小,前房較窄,當白內障隨年紀增加時,眼壓上升,從而使得隅角更加狹窄,損害房水排出,導致眼壓進一步上升。長期高眼壓會對視神經產生壓迫,導致視野缺損和視神經萎縮。

隅角是什麼 Play

青光眼的發生率與類型

根據研究,在年齡超過四十歲的國人中,青光眼的發生率約為1.47%。其中,隅角狹窄型青光眼較為常見,並且多發生在六十至六十五歲之間,女性患病率略高於男性。這種類型的青光眼與西方國家的情況不同,西方人中以開放型青光眼較為普遍。青光眼的發生受到多種基因的影響,雖然隅角狹窄型青光眼具有遺傳性,但遺傳比例低於10%。

隅角是什麼

類型 發生率 年齡範圍 性別差異
隅角狹窄型 1.47% 六十至六十五歲 女性大於男性
開放型(西方國家的主要類型)

隅角狹窄型青光眼的成因

隅角狹窄型青光眼的主要成因包括:國人的眼睛較小,前房較窄;隨著年齡增長,白內障會逐漸腫脹,當瞳孔受阻時,後囊的眼壓會上升,促使周邊虹彩向前往移,導致隅角進一步狹窄,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不利於房水排出,進而使眼壓升高。長期的高眼壓(通常大於21毫米汞柱)會對視神經造成壓迫,導致視野缺損和視神經萎縮。由於病程通常進展較為緩慢,患者往往缺乏自覺症狀,或者僅有輕微的眼部脹痛,這些症狀可能時有時無,休息後症狀可能得到改善,從而使患者延誤就醫。初、中期的青光眼通常不會影響到中心視力,且症狀不明顯,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視。少數患者會因為眼壓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而出現急性發作,伴隨著眼部脹痛、頭痛,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這類患者即使接受了藥物或雷射治療,視神經仍然可能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害,並且無法恢復。一般來説,青光眼通常發生在兩眼,而對於隅角狹窄型青光眼,約有50%的患者在接受雷射治療後,可以不再需要使用藥物來控制病情。此外,眼內腫瘤、異形虹彩、睫狀肌水腫、鞏膜扣環手術等原因也可能導致隅角狹窄型青光眼,但這些情況較為少見,在此不作詳細介紹。

對青光眼的警覺與防治

  • 建議四十歲以上的民眾每半年到眼科進行一次定期檢查。
  • 如果長時間看電視後感到眼睛脹痛,或者在夜晚注視水銀燈時看到七彩光環,或者具有兩百度以上的遠視,應盡早到眼科門診進行眼壓測量、隅角鏡檢查、激發試驗和眼底檢查,以期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青光眼所引起的視神經病變雖然不可逆轉,但通過早期發現可以有效地阻止其惡化。青光眼是全球第三大失明原因,國人應該對此保持警惕。

先天性青光眼的特徵與治療

先天性青光眼(或更廣泛地稱為孩童性青光眼)是指在嬰幼兒或兒童時期發生的青光眼,通常是由於房水排出的結構先天異常,導致房水排出受阻。由於小孩的眼球組織具有較高的彈性,當眼壓增加時,眼球會被撐大,因此形成了典型的”牛眼症狀”,即大眼睛。同時,眼角膜因為眼壓增加而水腫,使得黑眼球看起來模糊不清澈,並且伴有畏光及流淚的症狀。由於幼兒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症狀,這類疾病的發現往往需要家長具有較高的警覺性。

通常會先使用藥物治療先天性青光眼,但由於藥物治療效果通常不佳,如果控制不佳,則需要積極考慮手術治療,以控制眼壓並避免視神經損傷的進展。

隅角是什麼

隅角是指一個物體或空間的角落,通常是兩個平面交界處形成的尖角。隅角可以是尖鋭的,也可以是圓滑的,取決於所形成的物體或空間的特性。隅角在建築、幾何學和設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們可以增加空間的層次感,營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

隅角是建築設計中常見的元素之一。在建築物的設計中,隅角可以用來定義建築的形狀和結構,並與其他元素產生對比。隅角可以用來突出建築物的特點,例如將一個建築物的主入口設置在一個尖鋭的隅角處,以吸引人們的注意。

在幾何學中,隅角是指兩個相鄰的邊所形成的角度。隅角可以是鋭角、直角或鈍角,具體取決於兩個邊之間的夾角大小。隅角的大小和形狀可以用來計算物體的面積和體積,並在數學和物理學中廣泛應用。

隅角在設計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使用隅角來創造有趣和獨特的視覺效果。隅角可以用來增加圖像的層次感,生成對比,並引起觀眾的興趣。隅角也可以用來作為設計的主要特徵,例如在商標設計中使用隅角可以使品牌更加突出。

總之,隅角是指物體或空間的角落,可以通過不同的形狀和大小來創造獨特的視覺效果。在建築、幾何學和設計中,隅角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用來定義形狀和結構,增加層次感,並引起觀眾的興趣。

延伸閲讀…

青光眼隅角閉鎖型急性發作-台中醫林第105期

淺談隅角狹窄型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