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探索隋朝:中國古代帝國的崛起與衰落

【隋朝】探索隋朝:中國古代帝國的崛起與衰落

隋朝(581年3月4日-619年5月23日)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啓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3]。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2][b]楊侗為止,國祚僅38年[4]。楊堅屬於北周的關隴集團,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

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皇太后之父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5]。

隋朝 Play

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6]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陳朝,俘虜陳。

隋朝

巍巍隋朝,風流爾雅,乃一統中華之豐碑兮。五百八十一年至六百十九年,文帝楊堅揭竿而起,受北周靜帝之禪讓,開創隋之基業。其以火德行於世,敦煌莫高窟之壁畫,盡顯其繁榮奢華,足見當年之輝煌。文帝之治,國泰民安,文化經濟蒸蒸日上,史稱“開皇之治”。惜乎晚年剛愎自用,嚴刑峻法,功臣舊部多遭猜忌清洗,國力漸衰。及至煬帝楊廣繼位,好大喜功,頻役民力,修建大運河,東徵高句麗,民變四起。六百一十六年,煬帝離京赴江都,對內政變一無所知。隔年,李淵起兵入長安,建立唐朝。洛陽王世充立越王楊侗為帝,與之抗衡。宇文化及弒煬帝,自稱天子,國號“許”。六百一十八年,恭帝楊侑禪位於李淵,隋亡。北朝之統一,南北之融合,雖歷經波折,終在隋朝得以實現。其政治制度之創設,如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影響深遠,開唐宋文明之先河。

隋之豐功,開創千載文脈

文帝治世,國力鼎盛 煬帝暴政,民變四起
三省六部,制度創新 科舉制度,選拔英才

隋之殤

煬帝好功,連年徵戰,民不聊生。東徵高句麗,耗費巨大,百姓負擔沉重。加之徭役過重,民變由此而起。各地起義軍蜂擁而起,反隋浪潮席捲全國。煬帝孤家寡人,最終在江都為宇文化及所殺。隋之殤,實為統治者不恤民情所致。

隋之光

隋朝_百度百科

隋朝(中國歷史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