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步道:日月潭湖畔的宗教與自然饗宴
探索日月潭畔的「青龍山步道」,感受明潭四秀之美。這條步道連結了三座著名的寺廟,從玄光寺碼頭至慈恩塔,坡度平緩,適合闔家漫步。


沿途點綴著栩栩如生的「苔蘚雕塑」,營造出濃厚的宗教氛圍。登臨玄光寺廣場,日月潭的壯觀湖景、拉魯島、涵碧半島和水社聚落盡收眼底。
步道特色:
起點 | 終點 | 距離 | 坡度 | 景點 |
---|---|---|---|---|
玄光寺碼頭 | 慈恩塔 | 約2公里 | 平緩 | 苔蘚雕塑、寺廟羣、日月潭湖景 |
歷史與文化:
青龍山步道不僅是自然景觀,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2008年開放大陸觀光後,玄光寺因陸客香火而聲名大噪。玄光寺和玄奘寺之間的紛爭,反映了日月潭昔日的風光歲月。
佛教大師玄奘取經後,他的頂骨舍利被供奉於玄奘寺。玄奘之路等景點,展示了玄奘當年的艱險旅程。蔣介石與日月潭的緣分深厚,涵碧步道、慈恩塔等處,訴説著一段段歷史故事。
青龍山步道,不僅提供休閒與心靈的慰藉,也帶領遊人探索日月潭豐富的文化內涵,留下一段難忘的旅程回憶。
青龍山:歷史悠久的台灣名山
前言
青龍山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自然景觀的名山。自古以來,青龍山以其奇特的山勢和雄偉的景色聞名於世,吸引了無數遊客和登山愛好者前往探訪。
歷史沿革
- 1637 年:西班牙人佔領淡水,青龍山成為軍事要塞。
- 1642 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青龍山改為荷蘭人的倉庫和軍營。
- 1661 年:鄭成功收復台灣,青龍山成為鄭氏政權的重要據點。
- 1862 年:清朝政府頒布禁海令,青龍山一度荒廢。
- 1895 年:台灣割讓給日本,青龍山成為日軍的軍事基地。
- 1945 年:台灣光復,青龍山納入政府管理。
| 西元 | 重要事件 |
|—|—|
| 1637 | 西班牙人佔領淡水 |
| 1642 | 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 |
| 1661 | 鄭成功收復台灣 |
| 1862 | 清朝頒布禁海令 |
| 1895 | 台灣割讓給日本 |
| 1945 | 台灣光復 |
自然景觀
青龍山以其豐富的自然景觀而著稱,包括:
- 奇特的山勢:青龍山呈龍形卧伏,其山峯突兀,氣勢不凡。
- 蒼翠的植被:青龍山植被茂盛,以次生林和雜草叢為主,點綴着杜鵑花、山櫻花等美麗的花卉。
- 清澈的溪水:青龍山有許多清澈的小溪,流淌在山間,形成美麗的瀑布和水潭。
- 豐富的鳥類:青龍山是鳥類的天堂,棲息着超過100種鳥類,包括白頭翁、綠繡眼和藍鵲。
登山路線
青龍山有四條主要的登山路線:
路線 | 距離 | 高度 | 難度 |
---|---|---|---|
北側登山口 | 1.2 公里 | 299公尺 | 中等 |
南側登山口 | 1.4 公里 | 299公尺 | 中等 |
東側登山口 | 0.8 公里 | 299公尺 | 容易 |
西側登山口 | 1.0 公里 | 299公尺 | 中等 |
文化遺產
青龍山不僅是一個自然景觀,還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
- 滬尾砲台:位於青龍山西側,是清朝時期重要的軍事要塞。
- 忠烈祠:紀念在台灣歷次戰役中陣亡的軍人。
- 青龍巖:供奉着龍王和媽祖,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結語
青龍山是一座集自然、歷史和文化於一身的名山,充分展現了台灣的多元魅力。其奇特的山勢、豐富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吸引了無數遊客和登山愛好者前往探訪。登臨青龍山,不僅可以欣賞美景,還可以感懷歷史,是一趟難忘的旅程。
延伸閲讀…
青龍山步道 – 南投旅遊網
青龍山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