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鳥啊!會飛會説話,我想養一隻鳥,但要養什麼呢?
市面上寵物鳥選擇多種,鸚鵡、雀鳥、寵物雞鴨鵝,連某些猛禽能寵物?這麼多可愛鳥寶裡面,我們要怎麼挑選適合自己鳥呢?養鳥該注意什麼事情呢?鳥飲食習慣搞清楚了嗎?見寵物鳥鸚鵡啦!鸚鵡品種很多,有大型鸚鵡(如金剛鸚鵡、巴丹鸚鵡、灰鸚鵡)小型鸚鵡(如太平洋鸚鵡、虎皮鸚鵡、愛情鳥);有些擅長講話、有些講話但會吹口哨、有些天性熱情、有些是戰鬥民族性格。
挑選鸚鵡前,我們考慮「自己條件」適合飼養什麼種類鸚鵡喔!住公寓裡,可能適合大型鳥、聲公鸚鵡:
-巴丹鸚鵡、金剛鸚鵡、灰鸚鵡、亞馬遜鸚鵡有些中小型鸚鵡分貝雖,但聲音鋭,可能會鄰居抗議:
-金太陽鸚鵡、月輪鸚鵡、和尚鸚鵡鼻子人,可能合養粉塵製造機:
-巴丹鸚鵡、灰鸚鵡、玄鳳鸚鵡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鳥寶排泄物,可能要捨棄寵物性好玩吸蜜鸚鵡,雖然牠們,但因為吃食物,常態便成水狀,一噴,牆壁、地板上作畫是發生~喜歡會講話鳥寶,可以選擇:
-灰鸚鵡、亞馬遜鸚鵡、月輪鸚鵡、和尚鸚鵡喜歡熱情如火鳥寶,可以選擇:
-巴丹鸚鵡、金太陽鸚鵡喜歡鳥寶,可以選擇:
-折衷鸚鵡、塞內鸚鵡、賈丁鸚鵡這些個性是統計出來,不是所有巴丹鸚鵡人來,或是所有玄鳳鸚鵡親人;後是要看我們選到鳥寶個性如何,以及我們如何培養牠們。
選好適合鳥種後,建議新手鳥爸媽:不要挑戰沒有斷奶幼鳥!我們鳥店看到可愛幼鳥寶寶時,要問「斷奶了沒?」;如果沒斷奶,代表每2~3個時確認一次鳥寶嗉囊(ㄙㄨˋ囊:鸚鵡存放食物地方,脖子下鎖骨處)裡是否有食物,如果空空如也繼續餵食。
加上幼鳥抵抗力,到環境於餵食温度、濃、器具有適應狀況,新手鳥爸媽可能會幼鳥寶寶不吃不喝狀況束手無策,所以建議不要挑戰沒有斷奶幼鳥(因為所以要説一次!)。
決定飼養前,功課要做好,別一時衝動而疏忽掉以下幾點,並且評估現階段合養鳥,這才是養鳥前第一步驟,評估完成後,接下來第二步有能力找一隻鳥,前提飼養前要多認識牠們習性、環境、議題,來飼養時才能得心應手。
▏要放風,不要關在籠子,籠內折傷羽毛。


▏寵物生病時,是否願意及有能力承擔醫療費用? 責任感▏寵物鳥壽命普遍(看體型),您是否有時間陪伴牠? ▏鸚鵡有互動性,願意多花時間陪伴牠們?買幼鳥回家時,要讓幼鳥適應環境光線、食物、環境,開始不要打擾牠們,讓牠們有時間去適應,並製造飼養環境。
(家中是否有養貓或狗?會對待?要注意評估)
▏鳥類愛乾,應每天更換水、飼料,保持籠中的衞生。
▏避免站出粗站棍,腳有病變。
▏飼料外,可以補充微量元素和蛋白質。
能提升大家鳥類飼養知識理解,希能透過文章與大家分享
▏遇到危險、狀況時鳥會而飛走,外出賭定自己鳥,因此帶出户外要注意,因為寵物鳥是野外求生存。
▏避免吃人類食物,人類食物普遍高油、鹽、高糖,鳥類身體會造成負擔。
▏寵物鳥性情温順不怕人,而野生鳥類喜歡成羣結隊。
▏野生鳥生態習性棲地主要農地、魚塭、水庫及漁港,傍晚時返回海拔森林夜棲。
▏寵物鳥因脱離野外求生本能及環境,因此免疫力和抗體力野生鳥,因此、飲食上需注意調整。
▏如果鳥類繁殖期間,儘量避免驚擾。
▏衞生:是鳥籠整理,鳥糞要定時,因為這會直接影響鳥。
▏要放風,不要關在籠子,籠內折傷羽毛。
▏鳥糞時戴上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灰塵而影響。
▏可用報紙墊鳥籠最下面,糞可以除去,不用刷。
▏飼料保存得宜:可以密封罐,避免飼料變質。
▏點心量需要控制,避免造成寵物鳥過度。
▏鳥類食品,準備而全面膳食▏藏身之處,像是巢箱▏清洗消毒環境:環境滋生細菌,和鳥類有接觸物品應定期消毒與整理。
▏避免食用奶製品,使用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
▏放寵物鳥出來培養感情食,關好家裡門窗,避免飛出去。
狗貓,民眾飼養寵物種類多,卻瞭解如何照顧,因此有動保團體最近推出飼養指南。
站動物福利角度,提升飼主認知確實,不過有一個重點於減量,因為歷史多次重演,每當有一波寵物飼養風潮,後總是善後,動物、社會、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寵物鳥有飛行能力,逸出的機率,但在外生存找回,即使終生養室內,其天性是一種壓抑。
鳥類走私活體鳥進化到鳥蛋,2018年報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物遺傳鑑定實驗室」,11年來鑑定912件案件,次數是藍頂亞馬遜鸚鵡鳥蛋,共有119件。


延伸閱讀…
台灣鳥類市場可分3部分:寵物鳥、放生鳥、賽鴿,各有其問題和爭議,本文寵物鳥探討。
2011年公視報導:「早期台灣農村社會貧窮,養鳥並流行,直到國民政府遷台,籠養鳥風潮帶進來,當時流行是歌聲野鳥,後來於野保法設立,使得野鳥市場萎縮,鸚鵡成為市場寵。
」台灣鳥類救援協會執行吳峮毅説,過去常有人捕捉野外黃鶯、畫眉、繡眼,賣鳥店販售出去,這種鳥稱為觀賞鳥。
牠們是野生動物,馴化或人互動,可能一生關籠,其動物福利、天性是一種虐待。
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公佈,加上開放進口寵物鳥,捕捉野鳥風氣消退,但並非完全消失,近年來是有人盜獵野鳥。
目前台灣寵物鳥鸚鵡主,農委會資料,19912001年間,「台灣經濟,國人於新興寵物需求大增,進口大量鸚鵡作為寵物鳥。
」而20002011年間,「台灣20個國家進口200個物種,超過18萬隻鸚鵡。
」全球鸚鵡有300多種,只有4種並非保育類,其餘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
我國《野保法》規定,於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持有、飼養、繁殖,但該法管理野外族羣主,於人工飼養繁殖野生動物,主管機關指定公告適用該法。
目前農委會公告「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有72種鸚形目,「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人工飼養繁殖陸域野生動物種類」有45種鸚形目,其餘鸚鵡人工飼養繁殖不受《野保法》規範。
鳥類走私活體鳥進化到鳥蛋,2018年報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物遺傳鑑定實驗室」,11年來鑑定912件案件,次數是藍頂亞馬遜鸚鵡鳥蛋,共有119件。
延伸閱讀…
此外,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可以看到多種保育類鸚鵡,收容原因包括:非法飼養、走私、人棄養。
為何會有盜獵走私?是有市場需求,但這不只造成鳥類傷亡、瀕臨絕種,可能破壞生態,並加重社會整體負擔,相關費用納税人買單。
1.活動
鳥兒、動,需要遊戲時間來刺激。
不管是關籠或放飛,運動能讓鳥兒、。
一些玩具能活化鳥兒腦部,像是樹枝、松果、皮革、天然纖維繩,只要飼主旁陪玩並注意,小東西能讓鳥兒玩上一整天。
此外,讓鳥兒離開鳥籠到處飛時,飼主注意天花板高度、電風扇、瓦斯爐上鍋子及門窗。
2.居家環境
如果環境許可,建議選擇、能承受衝撞,且無毒材料鳥籠,讓鳥兒住、。
記得提供棲座,讓鳥兒有個能坐著休息地方。
挑選食物碗及水碗時,建議使用寬幅深長碗,能吸引鳥兒來吃喝,並每天,讓鳥兒生活環境乾淨又衞生。
另外,建議每週鳥籠做一次掃除。
可鋪一些報紙、餐巾紙鳥籠底部,能透過每日更換,來檢查鳥兒身體狀況。
4.鳥兒一點空間
可準備一些紙袋、毛巾或鳥巢,提供鳥兒一些睡覺、休息地方,讓牠擁有安全感,或是鳥兒放飛時,讓牠們躲藏或玩耍空間。
5.環境
多數鳥兒基因中,擁有適應熱帶氣候因子,牠們大多能適應濕度端的環境,但過温度變化會讓鳥兒生病。
提供新鮮空氣及陽光,能讓鳥兒、喔!6.
須定期幫鳥兒修剪指甲。
而修剪羽毛是為了讓鳥兒放飛時,羽毛卡進電扇或窗户裡,如果家裡夠、乾,其要修剪。
鳥兒換毛時,會出現「撿羽」動作,鳥兒會身上羽毛拔掉、讓新生羽毛能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