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英語:Ma Wan)是香港島嶼,位於新界大嶼山及青衣之間,面積0.96平方公里,行政上屬於荃灣區。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
2007年7月1日,馬灣公園第一期正式開幕。


東西兩面分兩道海峽隔開:東馬灣海峽,西為汲水門;馬灣北面對岸新界深井。
馬灣原本漁村,馬灣舊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時期1960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耕作、捕魚和曬蝦膏維生。
隨著1997年青馬大橋落成,該處大興土木。
2002年位於東灣附近私人住宅區珀麗灣入夥。
2007年7月1日,馬灣公園第一期正式開幕。
2009年5月25日挪亞方舟博覽館及挪亞方舟酒店落成啓。
預計2024年馬灣公園第二期正式開幕。
馬灣島東灣仔村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羣,有先民遺骸及相關文物出土,考古學界稱為「馬灣人文化」,列入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和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馬灣古名稱「銅錢洲」,説是島形狀似日穿孔銅錢而得名。
[1]
2002年9月末,該處發現全球首宗經輸血感染登革熱個案,當時一名老婦做手術時輸入登革熱病人捐出血液而感染。


延伸閱讀…
明朝《粵記》附有「廣東沿海圖」當中所謂「仰船洲」認為是現今馬灣,而不是今天昂船洲.
馬灣名稱由來,一説是島上北部馬角咀與另島燈籠洲之間大海灣;要是從南面角度看,山脈及海灣一匹駿馬,地居民稱此島「馬灣」。
另一説是地鄉民多稱天后廟「娘媽廟」,「娘媽」讀作「娘馬」。
表示對「娘馬」尊敬,島名改稱「馬灣」。
[1]
2002年9月末,該處發現全球首宗經輸血感染登革熱個案,當時一名老婦做手術時輸入登革熱病人捐出血液而感染。
延伸閱讀…
其後馬灣珀麗灣地盤工作及居住市民懷疑感染登革熱病,須抽血化驗。
全年接獲20宗。
食環署島上大規模滅蚊,發展商新鴻基地產連日派出百多名員工到地盤滅蚊,積水。
[5]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
海灘北面有一所兩進式設計天后古廟,相傳海盜張保仔建,用作庇佑地人。
東西兩面分兩道海峽隔開:東馬灣海峽,西為汲水門;馬灣北面對岸新界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