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屬(學名:Aepisaurus)又名象龍,是蜥腳下目恐龍一個屬,生活於下白堊紀阿爾布階法國沃克呂茲省,距今1億年前。
化石只有一個肱骨,因此相關研究多,無法確定分類於哪一科。
於外表類似泰坦巨龍科,修長肱骨拉布拉它龍,高龍會分類泰坦巨龍科[2]。


1852年,法國古生物學家保羅·傑維斯(Paul Gervais)是一塊馮杜山發現肱骨(編號MNHN 1868-242)來描述、命名這個新屬。
這塊肱骨長90釐米,端部份33釐米,骨幹部分15釐米,遠端25釐米。
從同一挖掘地點,傑維斯發現了一隻圓錐狀牙齒,並認為是屬於另一種動物,他將額外部份肱骨及尺骨稱為「A. sp.」(一個於一些化石明確屬於某些屬,但物種命名習慣)[1]。
於外表類似泰坦巨龍科,修長肱骨拉布拉它龍,高龍會分類泰坦巨龍科[2]。
但是,有學者發現該骨頭類似圓頂龍,及一些腕龍科[3]。
於1993年,Le Loeuff他歐洲泰坦巨龍類研究中,指出高龍化石無法選為模式標本,並發現無法出高龍外形,因此不能將牠分類在蜥腳下目的任何科中。
其體型比例,高龍無法分類圓頂龍科或泰坦巨龍科[4]。
傑維斯選定額外骨頭化石移除於高龍屬,而該牙齒有可能是屬於鱷魚[4]。
距離泰國灣25公里高龍島處於柬埔寨西哈努克市境內。


延伸閱讀…
高龍島 (高棉語:កោះរ៉ុង, 可以寫作Kaôh Rōng 或者 Kos Rong), 是柬埔寨第二島嶼。
一些島民眼中,龍(Rong)是一位歷史人物名字,但過去,龍(Rong)含有山洞或者隧道意。
而古高棉語中,高龍意味着庇護(shelter)。
距離泰國灣25公里高龍島處於柬埔寨西哈努克市境內。
延伸閱讀…
整座島嶼78平方公里,但其61公里海岸線中有43公里是綿延海灘。
現如今,高龍島上有四個確認村落。
而且近年來,島上旅遊業發展,高龍島成為了由人口日益增長國外友人所經營小型旅館和海邊小屋聚居地。
高龍島靠近 koh tuich村莊東南端,如今發展成為了島上聚居中心。
但於缺少基本基礎設施建設,且度假勝地分散各個海灘沿岸上,遊船成了島上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