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靈聖後,中天梵炁,北斗九真聖德天后
傳説鬥姥元君乃龍漢年間天竺國王之妃,名號“紫光夫人”。她於塵劫中誓發至願,願生聖子,輔佐乾坤。在春季的一個百花榮茂之時,在花園中遊玩而突發感悟,於是她就到後苑的金蓮花温玉池裏沐浴,使得池中化生出九朵金蓮花苞應時開放,從中生出九位聖子。大兒子與二兒子就是四御中的天皇大帝(又稱勾陳大帝)以及紫微大帝,其餘的七個兒子則是北斗七星,總稱為“九皇大帝”。就因為這樣的來歷,北斗眾星的母親紫光夫人也就成為了地位可以與王母娘娘並肩的“鬥姥”[62],被賦予“北斗九真聖德天后”的尊號。[63]\n老君曰:鬥姆,上靈光圓,大天寶月,中有騫樹,色瑩瑠璃,玉兔長生,鑄煉大藥。凡天地氣運休否,日月星辰錯行,雨暘晦明不時,風寒暑濕不節,亢旱水火,疫癘兇災,至如刀兵蟲蝗,妖精鬼怪,疾病傷生,爭訟橫撓,種種不祥,悉皆乖氣所致。鬥姆降以大藥,普垂醫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氣,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療病痾,潤益根荄,陽回氣候,生成人物,鍊度鬼神,散禳百結,資補八陽,輔正全真,召和延祚,潛施藥力,職重天醫,生諸天眾月之明,為北斗眾星之母,鬥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人身,光凝性水,眾水一月,眾月一光,有情無情,均稟靈光道炁,一一資其,生養護衞,恩深德重,皆莫能知,是以人心,面有七竅,內應乎心,魄有七真,受魄於鬥。鬥母尊號曰:九靈太妙白玉龜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曰:中天梵炁鬥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聖德天尊,又化號大圓滿月光王。又曰:東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應號不一,主治中天寶閣,祖劫在玄明真淨天,修行玄靈妙道,勤奉元始至尊,慧香氤氲,智燈朗曜,每發至願,願生聖子,補裨造化,統制乾坤,願力堅固,終始如一。


先天法主,摩利攴天大聖,紫光金尊聖德巨光天后
“太上元始天尊日以先天陽炁化生玉皇大帝,夜以先天陰炁化生鬥姆元君,為天下陰陽之宗。”《靈寶領教濟度金書》描述太上元始天尊(即《元始上真眾仙記 枕中書》中的元始天王,在上古神話中又被稱為盤古)晝日以先天陽炁化生玉皇大帝,夜晚以先天陰炁化生鬥姆元君;分別是元始天王陰陽二炁的化身,也象徵着元始天王的陰陽兩面。一個統治白天,一個統治夜晚,即日月之神。\n在後世,玉皇大帝被尊為天帝(天父),鬥姆元君被尊為天后(天母),民間通常會將兩個相互對應的神祇視為配偶神(同樣的例子還有元始天王對應太元聖母,浮黎元始天尊對應玉清神母元君,太陽星君對應太陰星君,東王公對應西王母,伏羲對應女媧,其中也有部分信仰相互混同的情況),但是鬥姆元君是玉皇大帝配偶神的説法在道教典籍和民間傳説中並不常見。在《元始上真眾仙記 枕中書》中,元始天王和太元聖母所生下的一對象徵陰陽二炁的孿生之神—東王公和西王母,同樣也與玉皇大帝和鬥姆元君存在混同的關係。\n道教神霄派的典籍《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經》中,摩利支天母成為神霄派所崇奉的最高神浮黎元始天尊(和元始天王相互混同,又號為玉帝)的后妃—玉清神母元君。神母運無極而分太極,時則誕下陰陽二儀,其中的陽儀之精就是青童木公者[59]。她與浮黎元始天尊生下九子,其長則元始天尊,統主萬道;其末則神霄真王,總司五雷[60]。後來她又於元始祖劫,在元明真淨摩利支天,現身為大圓滿月光王,沐浴於九曲華池中,化生金蓮九苞,應現之道體也。故神母復有摩利支天母之號,實為北斗眾星之母[61]。
九天雷祖大帝,北斗聖母,梵炁法主鬥罡天后,中天梵炁明哲聖德道母熾盛
《梵音鬥科》中稱鬥姥為“九天雷祖”,是金星的化身,居住在西方的八天[65]之中。鬥姥是太白之精(《道法會元》記載:“西方司金太白之精,北方司水太陰之精。”[66]《張真人金石靈砂論》記載:“位屬西方,太白之精。”[67]《星學大成》記載:“金星,太白之精,一名那頡星,建西方之氣,其色白,其性義,將軍之象。”[68]《御定星曆考原》記載:“金神者,太白之精,白獸之神,主兵戈、喪亂、水旱、淫疫。”[69]),為“金”,北斗為“水”,因在五行中金生水的關係,鬥姥故為北斗之母。又因北斗是眾星之主,所以鬥姥又是眾星之母。鬥姥主管雷霆、生育和保命延生。《河圖稽命徵》和《竹書紀年》捲上記載:“ 黃帝,軒轅氏,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n“天上修羅交戰日,人間急難動災時,四大願化顯神通,八臂垂雄施道力,常遊日月二宮前,獨立道明三界內。威光赫奕,妙相圓融,接度眾生,超離諸苦,太虛有靜,本願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先天法主鬥姥紫光金尊聖德巨光天后救一切難度一切厄摩利攴天大聖圓明道姥天尊。
梵王先天神後,一炁梵天三光聖母,先天神後摩利攴天菩薩鬥姆無上元尊
在《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6]中還給鬥姥元君加上了“九靈太妙白玉龜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這樣一個稱號,將其地位上抬,索性與西王母混為一談[8]。\n“太上元始天尊日以先天陽炁化生玉皇大帝,夜以先天陰炁化生鬥姆元君,為天下陰陽之宗。”《靈寶領教濟度金書》描述太上元始天尊(即《元始上真眾仙記 枕中書》中的元始天王,在上古神話中又被稱為盤古)晝日以先天陽炁化生玉皇大帝,夜晚以先天陰炁化生鬥姆元君;分別是元始天王陰陽二炁的化身,也象徵着元始天王的陰陽兩面。一個統治白天,一個統治夜晚,即日月之神。\n在後世,玉皇大帝被尊為天帝(天父),鬥姆元君被尊為天后(天母),民間通常會將兩個相互對應的神祇視為配偶神(同樣的例子還有元始天王對應太元聖母,浮黎元始天尊對應玉清神母元君,太陽星君對應太陰星君,東王公對應西王母,伏羲對應女媧,其中也有部分信仰相互混同的情況),但是鬥姆元君是玉皇大帝配偶神的説法在道教典籍和民間傳説中並不常見。在《元始上真眾仙記 枕中書》中,元始天王和太元聖母所生下的一對象徵陰陽二炁的孿生之神—東王公和西王母,同樣也與玉皇大帝和鬥姆元君存在混同的關係作關係。\n道教神霄派的典籍《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經》中,摩利支天母成為神霄派所崇奉
鬥姥,道教的尊神與信仰
鬥姥,又稱中天梵炁鬥姥元君,是道教尊崇的星辰之神,在道教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
信仰起源
鬥姥信仰起源於古代中國對北斗七星的崇拜。北斗七星被視為司命主壽的吉星,掌管著人的壽命和福禍。道教將北斗七星人格化,稱之為北斗七真君,並衍生出鬥姥元君的神話傳説。
神話傳説
據《鬥姥經》記載,鬥姥元君是一名女性神祇,法相莊嚴,手持拂塵或蓮花,身著五色霞衣。她居住在「鬥姥淨土」,掌管著眾生的壽命和福祿。相傳,鬥姥元君是太上老君的母親,也是北斗七真君的導師。
信仰流傳
鬥姥信仰在宋代開始盛行,宋真宗曾冊封鬥姥為「中天梵炁鬥姥元君」,並在皇宮中設立鬥姥祠。元代對鬥姥信仰尤其重視,元世祖忽必烈尊封鬥姥為「北斗九宸大帝」,並在全國各地修建鬥姥廟。明清時期,鬥姥信仰進一步發展,成為道教中廣泛信仰的神祇。
修持方法
信奉鬥姥的信徒通常會修持鬥姥經懺,誦念鬥姥聖號,並供奉鬥姥神像。民間還流行一種「上鬥」的儀式,信徒通過誦經、祈禱和焚香等方式,向鬥姥元君祈求消災解厄、延年益壽、福祿綿延。
鬥姥星君
鬥姥元君有七位弟子,統稱鬥姥星君。他們分別是:
- 壽命祈求:鬥姥元君掌管眾生的壽命,信徒通過祈禱和修持,可以祈求延長壽命。
- 福祿賜予:鬥姥星君掌管福祿,信徒通過供奉和修持,可以祈求福祿雙全。
- 消災解厄:鬥姥元君掌管禳災解難,信徒通過祈禱和科儀,可以祈求消災解厄。
- 精神寄託:鬥姥信仰為信徒提供了一種精神寄託,讓他們在面對人生困境時獲得慰藉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