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鼻頭」,是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最南端的傳統地域名稱,其範圍包括大坪裏東南部和坪頂裏東北部。鳳鼻頭因坐落於鳳鼻山前方山腳下,以及先民建置聚落時常以頭、尾來表示相關位置,因而得名。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鳳鼻頭地區為一街莊,稱為「溪邊厝莊」,隸屬於鳯山下裏。
鳳鼻頭:高雄市小港區的傳統地域
鳳鼻頭,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最南端,是當地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其得名源自於該地座落於鳳鼻山前方的山腳下,以及早期居民在建立聚落時,常以頭尾來標示位置。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的鳳鼻頭地區
在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鳳鼻頭地區被稱為「溪邊厝莊」,是一個街莊,隸屬於鳳山下裏。該地區的西北邊與大林蒲莊為鄰,北部及東北邊與中林仔莊為鄰,東邊有一小段與王公廟莊為界,東南邊為港仔埔莊,西南邊則臨台灣海峽。
1901年至1920年的行政變革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台灣廢縣廳改設二十廳,鳳鼻頭地區隸屬於鳳山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地區被編入「大林蒲區」,隸屬於斗六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台灣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大林蒲區改隸屬於台南廳。1920年(大正九年),台灣地方制度進行大修正,廢除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鳳鼻頭地區改制為「鳳鼻頭」大字,隸屬於高雄州鳳山郡小港莊。
鳳鼻頭遺址
鳳鼻頭遺址,又稱為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是位於現今高雄市林園區中門裏的史前遺址。遺址位於中坑門聚落北側的台地上,面積約為9.7公頃。該遺址的文化內涵可追溯至距今5,200年到2,000年前,包含了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類型以及鳳鼻頭文化,反映了台灣西南部地區的史前文化發展樣貌。
置身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您將會發現一座迷人的山峯,它結合了大自然的奇觀和文學的傳承,那就是鳳鼻頭。鳳鼻頭位於北山之間,猶如一隻巨大的鳳凰伸首欲飛。
登上鳳鼻頭,您會立刻被它的壯麗景緻所震撼。山勢起伏,綠樹成蔭,湖光山色在您眼前展開,令人陶醉其中。此外,鳳鼻頭還以其獨特的地理特點而聞名,它外形狹長,狀如鳳鼻,傳説這是天婦羅剩下的一口鍋,意味著財富和好運。
走入山中,您會發現鳳鼻頭有著豐富的文學內涵。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來到這裡尋找靈感,寫下了許多悠美動人的詩詞。他們揮毫揮舞,筆墨之間,抒發對自然的讚美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感悟。
站在鳳鼻頭頂,俯瞰著西湖的美景,您會感受到一種超凡脱俗的寧靜。湖水波光粼粼,蒼松翠竹,環抱而生,恍若置身於仙境之中。
「鳳鼻頭」是富有詩意和韻味的名字,但它所代表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鳳鼻頭象徵著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是中國文化與傳統價值的縮影。
因此,請您在有生之年一定要親自登上鳳鼻頭,體驗那無法言喻的美麗與靈感。無論您是愛文學還是喜歡大自然,鳳鼻頭都會帶給您無盡的驚喜和啟發。
鳳鼻頭,期待您的光臨。
延伸閲讀…
鳳鼻頭簡介 – 高雄文化資產網
鳳鼻頭遺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