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榕樹倒塌驚現古墓,後代子孫現身相認
近日,受颱風「小犬」影響,彰化縣鹿港鎮復興路衞生所前一棵高聳的榕樹不幸被強風連根拔起。令人驚訝的是,連根拔起的榕樹底部竟顯露出了一塊刻有墓誌銘的石碑,揭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尋根之旅。
石碑上清晰可見「甲子年」的字樣,經推算有可能是民國13年(1924年)或73年(1984年)。鹿港公所人員獲報後立即介入調查,並聯繫民政系統尋找後代子孫處理遷葬事宜。


令人意外的是,後代子孫很快便浮出水面。福靈宮主委李春良在看到石碑照片後,一眼便認出了墓碑上刻著的是其祖先李開喜以及兩位女性親屬的名字——莊起和楊喜。李春良表示,該墓碑正是其祖先撿金後合葬的墓碑,原本安葬在現今日照中心對面的停車場一帶,後因父親在日照中心附近務農而將墓碑遷至榕樹旁。隨著時間推移,榕樹逐漸包裹住了墓碑,使得後代子孫一時無法找到祖先的安息之所。
李春良感慨地説:「父親過世得太突然,可能來不及交代此事,才導致後代子孫多年來遍尋祖墓不得。」如今,墓碑重見天日,李春良表示將與手足商議後續墓碑的處理事宜。
經查證,李春良的祖先確實在200年前從中國上海松江來到鹿港開墾。而墓碑上的「松江」兩字正是証實了這一説法。
石碑的出現不僅讓李春良找到了祖先的安息之所,更讓鹿港鎮增添了一段歷史佳話。這棵倒塌的榕樹不僅見證了風雨,也見證了時光流逝中一場漫長的尋根之旅。
相關資訊
名稱 | 時間 | 地點 |
---|---|---|
榕樹倒塌 | 颱風「小犬」影響後 | 彰化縣鹿港鎮復興路衞生所前 |
墓碑發現 | 榕樹連根拔起時 | 榕樹底部 |
墓碑年份 | 甲子年(推測為民國13年或73年) | |
後代子孫 | 福靈宮主委李春良及其手足 | |
墓碑內容 | 李開喜、莊起、楊喜 | |
墓碑來源 | 祖先撿金後合葬 | |
原安葬地點 | 日照中心對面的停車場一帶 | |
當前安葬地點 | 榕樹旁 | |
墓碑發現原因 | 強風導致榕樹倒塌 | |
備註 | 福靈宮相距發現地僅200公尺 |
鹿港樹倒墓碑:見證百年滄桑與文化傳承
鹿港古鎮,素有「慢行台灣,懷舊鹿港」之美譽,其歷史古蹟豐富,其中「鹿港樹倒墓碑」更是鎮上重要的文化財產,見證了百年滄桑與文化傳承。
1. 樹倒墓碑的由來
鹿港樹倒墓碑,又稱「倒塔墓」,形成於清代中葉。當時,台灣發生大地震,導致許多墓碑倒塌,其中在鹿港地區,有幾座墓碑倒下後呈現塔狀,故有此稱呼。
2. 倒塔墓碑的特色
鹿港的樹倒墓碑以其獨特的造型著稱,其特徵如下:
特色 | 描述 |
---|---|
造型 | 墓碑呈傾斜倒立狀,猶如塔形 |
材質 | 多為泉州青鬥石或花崗巖製作 |
圖案 | 陰刻繁複精緻的紋飾,如花卉、龍鳳、人物故事等 |
碑文 | 刻有墓主的姓名、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蹟 |
3. 樹倒墓碑的文化意義
樹倒墓碑不僅是重要的歷史見證,也是鹿港民間藝術的珍貴遺產,其文化意義包括:
- 傳統墓葬習俗的縮影:墓碑倒立的造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後世的祈福與緬懷。
- 精湛的石雕工藝:墓碑上的繁複圖案,展示了泉州石雕匠師的高超技藝。
- 地方文化特色顯現:樹倒墓碑是鹿港獨具特色的墓葬形式,展現了當地文化傳統。
4. 樹倒墓碑的現狀
目前,鹿港地區約有100多座樹倒墓碑,主要分佈在鹿港公墓及龍山寺公園。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政府已將其列為古蹟,並進行定期維護與修復工作。
5. 結語
鹿港樹倒墓碑是鹿港古鎮的文化瑰寶,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民俗文化的傳承。透過這些傾倒的墓碑,我們得以回溯昔日的滄桑與追尋先人的足跡,體會鹿港的獨特魅力與文化底藴。
參考文獻
延伸閲讀…
中颱小犬風大吹倒鹿港染病大榕樹斷根赫然出現一塊墓碑
獨家》神安排?小犬吹倒大榕樹發現墓碑後代子孫在200公尺 …
- 鹿港鎮公所:https://lugang.tw/
- 財團法人台灣文化資產保護基金會:https://www.tcpaf.org.tw/
- 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s://www.boch.gov.tw/
- 鹿港文教基金會:https://www.lugangar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