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湯
【治則】 治外感風寒化熱,肺熱壅盛,壅閉肺氣之證。
【症狀】
身熱不解,氣急喘咳,甚則鼻翼煽動,口渴,舌苔薄黃,脈浮滑數。


【組成】
| 藥物 | 分量 |
|—|—|—|
| 麻黃 | 9 克 (5 兩) |
| 杏仁 (去皮尖) | 9 克 (50 枚) |
| 甘草 (炙) | 6 克 (3 兩) |
| 石膏 (碎,綿裹) | 18 克 (9 兩) |
【方解】
本方適用於風寒鬱而化熱犯肺,壅閉肺氣。方中石膏用量為麻黃的兩倍多,旨在制約麻黃辛温之性,使其轉化為辛涼清熱之用,兩藥合用,清宣肺中鬱熱,定喘平咳。杏仁宣降肺氣,協同麻黃平喘。甘草益氣調和,生津止渴,與石膏相配,防止其大寒傷胃。
【注意事項】
證候特點:
* 喘鳴氣急
* 發熱身熱
* 苔黃脈數
加減應用:
* 氣喘加重:加葶藶子、地龍、射干
* 肺熱明顯:加魚腥草、車前草、黃芩
* 煩躁口渴:加黃柏、知母
* 發熱惡寒:加柴胡、芍藥
* 痰深難出:加桔梗、栝蔞仁
* 痰中帶血:白茅根、側柏葉
* 肺炎氣喘加重:合瀉白散,效果佳
現代應用:
常見適應症:
* 氣喘
* 急性支氣管炎
* 肺炎
* 百日咳
* 副鼻竇炎
* 蕁麻疹
* 感冒
* 麻疹
【備註】
本方較麻黃湯少用桂枝,而多用石膏,主攻寒邪化熱入肺之證。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解熱宣肺の名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簡稱麻杏甘石湯,為中醫經典方劑,廣泛運用於解熱宣肺、止咳平喘。
方劑組成
藥材 | 分量 |
---|---|
麻黃 | 3錢 |
杏仁 | 3錢 |
甘草 | 2錢 |
石膏 | 6錢 |
功效主治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具有清熱宣肺、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風熱,發熱惡寒,咳嗽喘促,胸滿苔白,脈浮數。
藥理作用
- 麻黃:宣肺平喘,散寒解表。
- 杏仁:止咳定喘,消積導滯。
- 甘草:調和諸藥,清熱解毒。
- 石膏:清熱退燒,除煩止渴。
使用禁忌
- 陰虛內熱、脈浮大數者禁用。
- 妊娠婦女慎用。
- 服用後應避免生冷寒涼食物。
用法用量
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臨牀應用
除了外感風熱之症外,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也可應用於:
- 感冒初起:發熱惡寒、咳嗽喘促。
- 肺炎:肺熱壅滯、發熱咳嗽、喘促胸悶。
- 氣管炎、支氣管炎:咳嗽喘促、痰多氣急。
- 發燒:外感風熱引起的高燒。
注意事項
- 麻黃具有一定的升壓作用,高血壓患者應慎用。
- 杏仁含苦杏仁苷,過量服用可能導致中毒。
- 石膏性寒,過量服用可能導致腸胃不適。
與其他方劑的區別
方劑 | 區別 |
---|---|
麻杏甘石湯 | 主治外感風熱,發熱惡寒,咳嗽喘促。 |
麻杏石甘湯 | 主治外感風寒,發熱咳嗽,喘促無汗。 |
麻杏甘橘湯 | 主治外感風寒,咳嗽喘促,咳痰不暢。 |
總結
延伸閲讀…
麻杏甘石湯- 常用方劑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為解熱宣肺的名湯,廣泛運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喘促等症。需要注意其禁忌和注意事項,合理使用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