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柱】”轟動全球!龍柱震驚世人,傳説中的超能力終於現世!”

【龍柱】"轟動全球!龍柱震驚世人,傳説中的超能力終於現世!"

龍為集男子英雄美之大成,故能幽能明、能昇天也能潛入深淵、嘴大善吼、鷹爪鋭利、龍眼識寶等特性。鳳為集女子温柔美之大成,所以鳳眼美麗、鶯嘴音律美妙、羽毛炫麗、心地慈祥,勤勞守成、擇良木而棲等特性。

龍鳳結合,多用於祝賀新婚喜慶,以祈新人有龍鳳之美德。屬於支撐寺廟屋頂的豪華柱子。一根龍柱造價往往達二百萬元,不是一般百姓所能負擔。早期石雕師傅由於工具之限制,所以龍柱的雕刻,體形不大,而且都是抱柱浮雕。

龍柱 Play


今日借用起重機,因而龍柱加長、體積放大。再用電鑽,一條透雕式的蟠龍栩栩如生的立在門庭。這是今昔龍柱不同的地方,何者漂亮,各人觀點不同。

龍柱
廟中重要的龍柱,都採「雙龍交泰」的造形。上龍為乾,下龍為坤,乾坤交。

龍柱,一項歷史悠久且與中國文化緊密相連的元素,被譽為建築之靈魂。

在古代中國,龍柱是一種具有獨特風格和象徵意義的建築元素。它是一種長而細的立柱,通常以巨大的龍頭作為頂端裝飾,此外,還有富有雕刻細節的鱗片、龍鬚和龍爪。

龍柱常常用於宮殿、廟宇、園林和重要建築的正門。它不僅是一種裝飾元素,更是表達權力、財富和尊榮的象徵。龍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國寶,象徵著皇權的象徵,而龍柱作為龍的象徵,自然也具有與之相關的權力和尊榮。

龍柱不僅僅是一種建築元素,更是一種藝術品,其細膩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藝常常令人讚嘆不已。這些龍柱雕刻師們將自己的技藝通過雕琢出來的龍柱作品上展現出來,每一根龍柱都藴含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

龍柱在中國建築風格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使建築更加具有藝術感,更是將歷史與現代融合在一起的橋樑。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現代中國,龍柱都是一個永恆的符號,它們不僅為建築帶來了獨特的美感,也為人們走進這些建築提供了一種神聖而優雅的感覺。

無論是站在龍柱下欣賞其精湛的工藝和華麗的外觀,還是在與它們共同的空間中感受到其神秘和尊榮的氛圍,人們都不難被龍柱所吸引。龍柱,作為建築的靈魂,將永遠在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中閃耀著光芒。

延伸閲讀…

蟠龍柱 – 國家文化記憶庫

龍柱

龍為萬獸之首,集合了男子的英勇與陽剛之美。它能隱能現,既能飛沙走石,也能潛入深海,巨口呼嘯聲驚天動地,爪牙鋒利無比,雙目有洞察瑤池仙境的能力。鳳凰則代表了女性的温柔與內在美,它擁有美麗的鳳眸,歌聲如同黃鶯出谷,羽翼色彩絢爛奪目,心性仁慈,勤勞持家,選擇最優良的枝條棲身。龍鳳呈祥的圖案常用於婚慶場合,寓意著新人將會兼備龍的威嚴與鳳的柔美。在寺廟中,龍鳳造型常見於屋頂的華麗柱子上。一塊龍柱的造價動輒上百萬,非普通人所能承受。早期的石雕師由於工具簡陋,龍柱的雕刻體積較小,且多為抱柱浮雕。如今藉助起重機,龍柱得以加長,體積也隨之擴大。電鑽的使用使透雕式的盤龍栩栩如生地矗立在門庭前。這就是今昔龍柱的不同之處,哪種更美,觀點因人而異。廟中重要的龍柱多採用「雙龍交泰」的造型,上龍代表陽,下龍代表陰,象徵著陰陽和諧,繁衍後代。這種激烈相交的場面俗稱「翻天覆地」。龍鳳配多用於婚禮祝賀,寄望新人擁有龍鳳般的美好品德。尚未昇天的龍稱為「蟠龍」。《西遊記》中白龍馬助唐僧取經歸來,被皇帝加封,化身為皇宮中的雕龍柱。今天的龍柱以左右對稱的方式支撐著廟宇。一條龍從下而上保護著龍柱,也有以雙龍抱柱的形式存在。柱身外形方內為八角形,龍身的鱗片以線雕形式展現。柱身空隙間往往以雲片或天兵、鯉魚等圖案裝飾。現代龍柱雕法越來越精細,呈現出更加繁複熱鬧的景象。鯉魚躍龍門的傳説中,鯉魚不畏艱險,跳過黃河險阻,最終化為龍形,象徵著學業有成,金榜題名。這種吉祥寓意在廟宇建築中體現為塔的剪黏藝術,而塔在中國人心中擁有特殊地位,「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俗語就反映了塔與修德的聯繫。廟宇屋頂上的塔影和雙龍拜塔的雕飾,傳達了對教育的重視以及母儀天下、教子有方的美德。在三川殿前的左壁,刻畫著一對大小不等、形態生動的龍,代表著龍的職責是興雲降雨,母龍則擔負著教育幼龍和培養其品德的重任,這也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龍柱上的畫面還融入了唐代的鍾繇畫龍點睛的故事,展示了書生點睛、書童捧硯的情景。